
HASHKFK
OD体育官方网站(OD SPORTS)全球赔率最高在线投注平台(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提及“文化传统”这一重要范畴,并强调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作用。比如,习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的选择是多重因素、多种力量组成的“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首要的就是“独特的文化传统”。又如,习强调,“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华文明虽然开放包容,但也是自本自根、独一无二的,中国道路的选择有其必然性,“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2024年6月,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要尊重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全球文明倡议“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理念的生动实践,值得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借鉴。世界文明是多样的,各个文明的文化传统不一样,现代化道路选择也会不一样,这正是“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的深层逻辑所在,也是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关键论据。
另一方面,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是打破“言必称西方”、凡事“向西看”的思维惯性,进而建立起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理论视野和文化参考系的必要条件。在后发型现代化进程中,学习西方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战争以来,为了民族复兴、为了实现现代化,就要大规模学习西方,这种“学徒心态”是实现文明更新、赶上时代所必需的。但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接续努力、艰苦奋斗、不懈探索,新时代的中国人已经开始“平视世界”、平视西方。从学徒状态到平视心态,是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重建、发展、巩固和丰富文化主体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最后内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核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重视文化传统、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拥有独立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的能力,拥有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内在参照系。
从实践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第二个结合”是中华民族重建、挺立、巩固和丰富文化主体性的根本途径。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实践证明,“第二个结合”让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中国底色、中国特色、中国优势。西方国家借助其先行构建和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体系垄断了现代化的定义权和解释权,并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奴役和压迫,将其自身文化当作现代文明、“普世价值”强行推向世界。这对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冲击,面临“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问题不断拷问的诸多国家和民族陷入了深深的紧张焦虑甚至是自我否定之中。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到今天,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一个真理: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在“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打破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不自信和对西方文化、西方中心主义的盲目迷信,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赓续文明又更新文明,让中国式现代化拥有了中华文明赋予的深厚底蕴,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的“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彰显了获得现代性滋养的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连续性、独树一帜的优越性、无与伦比的文化主体性,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了新的希望、拥有了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