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SHKFK
OD体育官方网站(OD SPORTS)全球赔率最高在线投注平台(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其二,从封闭半封闭到高水平开放的历史性转折。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里,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产匮乏,经济建设,与世界经济交往的范围狭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把握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历史机遇,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较快发展,而且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以货物贸易为例,195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11.3亿美元;197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202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5936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贸易强国建设扎实推进。历史证明,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其三,从短缺经济时代到消费新时代的历史性提升。75年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不少群众挣扎在贫困线上,生产要素短缺问题十分突出。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8元,人均消费支出仅为88元。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居民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消费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从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71元、人均消费支出仅为151元,提升到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218元、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6796元。同时,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教育、休闲娱乐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较快增长,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逐步提高,消费市场繁荣稳定。1978年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3.9%,到2023年下降为29.8%。2023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5.2%,比2013年提高5.5个百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75年来,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是推进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动力。75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民生保障不断取得新进展,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民生保障网织密兜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正是因为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伟大创造,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
坚持推动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新中国成立75年来,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转变为“决定性”,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另一方面,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回望历史,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机遇,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坚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结构性难题,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落脚点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我们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用改革的办法逐步形成有利于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通过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